各类单机,绅士游戏资源:https://www.acghuo.top/
最初,我对《万手一体》产生兴趣,是源于它那独特的用手来展现五官的抽象艺术表现形式。在亲身体验游玩过后,我愈发觉得抽象艺术是对这款游戏最为贴切的评价。
纵观众多经典的卡牌战斗游戏,令人百玩不厌的佳作并不在少数。在这个群英荟萃的游戏市场中,《万手一体》给我带来的震撼与感叹,仅次于《Inscryption》。它是一款将故事性发挥到极致的游戏,也是一款把掉 SAN 作为增强理智通道的独特游戏,这便是我对它的深刻感受。
历经四年的精心打磨,《万手一体》从一款竞赛性质的小体量作品,蜕变成为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模样。热爱,无疑是推动这一切的永恒源动力。
在踏入《万手一体》的奇妙世界之前,请牢记,这是一个由手构建而成的奇特世界。倘若你觉得其中的一切荒诞离奇、诡谲异常,无需担忧,这皆属正常现象。
手、手、手为首。
没错,一觉醒来,主角的所有器官都幻化成了手的模样,镜中的面孔被千奇百怪的手所占据。每一只手都具备各自独特的效果,玩家能够在脸上更换不同的手,但仅限于手。
在这个荒诞扭曲的手之世界里,线性叙事的流程宛如在梦境中缓缓铺陈开来,给予所有人一种无法复刻的独特感受。这大概得益于游戏深厚的文学底蕴,以及超脱一切限制的自由氛围。
沉浸在梦境之中,思绪流转之初,心中不禁泛起疑问: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荣格认为是八维,而在《万手一体》里,则是神秘、逻辑、行动三种思维。因对失去的爱人思念至极,被疯病缠身的主角聆听着这三种思潮的声音,不断叩首,只为能再见她一眼。
失去爱人的主角一次又一次地踏入梦境,换来的是越发清晰的回忆以及对爱人难以割舍的眷恋。就这样,俄尔普斯和欧律狄克的爱情悲剧在这失去爱人后无法接受现实的疯梦里悄然上演,却也预示着这一切本就是一场悲剧——执着于逝去之人啊,逝者不可追。而对戈多的致敬更是蕴含着一种诙谐的悲凉。从未现身的戈多、等待戈多啊,就这么一直等下去。
游戏中十二位致敬的小人围坐在篝火旁,没有任何一个与故事脱节,一切恰似所有阅读过的文字在命运的苦楚中产生共鸣。我有理由推测,这也是对圆桌十二骑士的一种致敬。
隐喻与致敬的巧妙运用,让线性剧情的推进以碎片化的方式展开,从点串成线的过程极易使玩家产生代入感。与此同时,难度适中的战斗环节——既不会过于困难让玩家感到无趣,也不至于过分简单使玩家将注意力都集中在输赢上——很好地调动起了玩家对于剧情的沉浸度。
《万手一体》的玩法颇为简单,整体与《Inscryption》以及《炉石传说》都有相似之处。游戏中的战斗板块可分为上侧、中侧及下侧,上侧是玩家需要击败的“心魔”,中侧是心魔召唤的情绪,下侧是玩家自身。
玩家每回合拥有三点行动力,仅在拿取物品时消耗体力。若情绪未消散,梦境中的心脏将会受到攻击;心魔若未被消灭,情绪将会不断反复。唯有击碎心魔,方能迎来胜利,否则心脏破碎,幻梦成空。手抓握的卡牌源自游戏推进过程中逐渐复苏的记忆,拯救与解脱皆来自于双手奋力想要抓住的思念。
毕竟,战斗亦是叙事的一部分。游戏中设计了诸多能够与剧情相互串联的细节之处,就连与《Inscryption》的联动都能与游戏的底层剧情紧密相连。
于是,玩家以手为武器展开攻击,在梦境的囚牢里,噩梦等级层层攀升。奇怪的是,明明已经击败了重重的心魔,可噩梦为何却越来越逼近?看着越发频繁出现的诅咒,以及担忧叠加到三层后失去的卡牌,我终于明白,这种独特的机制叙事所带来的冲击令人汗毛直立——永梦本身就是一场噩梦,其尽头是虚无。
以手为攻,攻击心魔亦是在触动内心。
不过幸运的是,这毕竟是在梦境之中,人是梦境的主宰,我们总有办法让噩梦离我们稍微远一些。在战斗或与 NPC 的交互过程中,玩家有机会获得火柴。每点亮一根火柴,便可让光明驱散一层噩梦等级。
一场又一场的战斗,实际上都是为了让梦境世界的疯狂得以更加完善。
梦境无论多么甜美或诡谲,终究会有尽头。《万手一体》围绕着对爱人的思念与执着展开,却与大多数多结局游戏有所不同。这款游戏并没有官方设定的主线结局,也就是没有所谓的真结局。游戏中的四种不同结局甚至没有好结局与坏结局之分,若非要我对此进行评价,我会说——
“你指望一个沉浸在自己幻想梦里的人能有何种结局?”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我对这部作品的解读。不排除有些人会认为其中一个结局是真结局,但成就列表中并未明确标注,我自己也并未感受到。
更何况,这个世界的真结局或许就是,守得云开,未必见月明。
《万手一体》与市面上大多数备受欢迎的卡牌战斗游戏最大的差异在于,在一般的卡牌游戏中,剧情的占比大约为百分之二十,主要起到粘合世界观并合理化战斗路线的作用。然而,在杨泽宇创作的《万手一体》中,一切却与我的预想截然不同,卡牌战斗的部分最多也仅占到了百分之四十的体量。
甚至在战斗结束后,我低头看向左手,赫然发现紧握着神秘思潮。
在意识流的描写之下,游戏看似讲述着一个简单的、失去爱人后发疯的疯子的故事,既没有诸如反乌托邦那样宏大的世界观,更没有拯救世界的远大抱负。此刻或许有人会问,如此常见的故事,为何能称得上是艺术品呢?
因为《万手一体》就是万手一体。这句话看似有些无厘头,但仔细思索,手为何会被称作欲望的化身呢?因为执念的别名是不愿放手,所以万手一体便是由执念塑造而成的肉身。也正因为如此,面对废墟,我们唯有双手可以依靠。
一首好诗值得反复品味推敲,一首好歌值得反复吟唱欣赏,《万手一体》的故事同样值得仔细推敲,且富含深刻的寓意。甚至于它的结局也有许多隐喻可供解读,这也是我认为《万手一体》当之无愧堪称第九艺术的重要缘由。